黃志恒:進軍郵輪建造市場需技術儲備
2013-11-18 08:22:58 來源:大智慧阿思達克 編輯: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在2013第八屆中國郵輪產業發展大會暨國際郵輪博覽會上,工信部軍民結合司副司長黃志恒表示,我國若想進軍郵輪市場,在技術儲備方面不足,中國的海洋郵輪產業起碼3-5年后才能起步。并對當前歐洲和中國的豪華郵輪發展進行了分析說明。
歐洲豪華游輪發展成熟,利潤豐厚
黃志恒表示,豪華郵輪作為一種高附加值船型,研發和建造技術長期以來集中在意大利、德國、芬蘭、法國少數幾個國家。世界最著名的四家郵輪建造企業包括:芬蘭的阿科爾集團、意大利的芬坎蒂尼集團、法國的大西洋[3.33% 資金 研報]船廠和德國的邁爾船廠,當今世界80%以上的豪華游輪均由這四家船廠建造,給歐洲帶來了豐厚的回報,2010年歐洲郵輪產業給歐洲整個經濟帶來(直接和間接)收入352億歐元,其中140億歐元為直接收入,2011年到2014年,歐洲船廠將建造23艘新郵輪,總投資近110億歐元。
豪華游輪的關鍵是設計和內部裝飾
對于豪華郵輪的關鍵之處,黃志恒說,豪華游輪的船體建造并不難,船舶的設計和內部裝飾才是豪華游輪的核心技術,更需要一流的建筑工藝、文化理念和生活習俗的積淀。
黃志恒表示,市場是推動制造業的無形之手,全球郵輪旅游市場東移,勢必會催生郵輪制造業在中國的萌芽,但要形成完整郵輪建造能力尚需時間。豪華游輪的建造具有技術、資金和信息的密集性特點,對船廠的要求極高,不僅體現在設計和建造能力層面,也體現在對文化理解、風俗習慣和審美情趣等方面。目前,中國船廠已經完成建造僅航行于長江三峽區域的近岸型郵輪及河湖型郵輪。但是,中國的海洋郵輪產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起碼3-5年時間以后才能起步。
中國郵輪發展可借鑒日韓經驗,進行針對性研究
對于中國的郵輪產業發展,黃志恒提出了相關建議,他表示,中國可以借鑒日韓經驗,2008年9月,韓國STX集團成功收購法國阿克爾造船廠(當時世界最大的郵輪制造廠)40.4%的股份,成為其最大的股東并掌握其經營權,同時與法國政府就郵輪制造產業合作達成一致,充分顯示了韓國進軍郵輪制造業的決心。日本在發展郵輪業初期也同樣是通過投資和并購歐洲大型造船廠來迅速掌握和擁有郵輪制造技術和能力。
因此,中國想要進軍世界郵輪建造市場,首先需要對國外豪華郵輪的船型做深入研究,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避免無頭緒的盲目探索。同時,對豪華郵輪潛在客戶和休閑旅游娛樂方式需求及發展的方向進行調研分析,定位,結合做新規則要求,適時推出航行于中日韓以及東南亞水域、滿足以中國游客為主的休閑娛樂型豪華郵輪。